【閱讀】《浪人之歌》我的家就在那衝浪板,我的心屬於那片海

如果你有個衝浪朋友,這書寫著一些他懶得向你說太明白的生活觀。

在進入主題之前,想先整理一下散文這個文體對我的意義。一直以來我覺得散文就像是比較縝密、用詞優雅的日記,去掉流水帳般的記事,精煉內容後讓人得以一窺私密情感的文章。吳懷晨這本《浪人之歌》打破了我對於散文膚淺的認識。

這本散文集除了作者對於衝浪的熱情,對東海岸世外天光的描繪等這些散文必備的基本看頭,更對於衝浪文化怎麼從夏威夷來到台灣的歷史脈絡、南島住民與漢人的文化衝擊、甚至到蘭嶼達悟族、核廢料等主題多有著墨,並非只是文人學者的書寫解析,而是真正用一個「浪人」的人生觀,用他在巨浪中翻滾流連的經驗格局創作這一本散文集,是一本野性張力十足的散文集。

我有很多浪人友人,有人因為想要衝浪遷居宜蘭,有人則是遠在新竹朝九晚五的工作後,仍堅持天光未亮的凌晨就驅車前往烏石港、墾丁、台東,並且是每周固定行程。相信大家身邊都有一些這樣看似瘋癲的友人,你會覺得很佩服他、羨慕他,但是你可能不想要和他一樣,因為那太累了。

《浪人之歌》裡出現的所有角色,都是這種全心被大海召喚的人,這些文字低調平實的描述我們這些朋友的心境,而且會讓我懷疑究竟自己的野性跑哪去了,是不是整顆心早已被世俗利益啃噬殆盡?正當這樣思考時,筆鋒一轉,作者正帶我們仰望從太平洋中竄出的都蘭聖山,踏著阿朗壹古道的仙境,穿越九棚聽著浪聲,再向我們說一個關於牡丹社事件的奇聞軼事。

接著寫回了純粹的衝浪、看浪,一連串像是精彩的動作片敘述「下午三點一刻,浪況八十分。順湧,Offshore break,左跑浪,浪頭一人高。退潮中,六點最乾。陽光雨下陰翳,室外溫度攝氏二十九度(p40)我不曉得對於專業的浪人這段文字是否會引起激動,但對於我這種衝浪生手來講,這段文字魅力非凡,讓我想起心裡曾有的那些還沒死透的野外魂,一股「該來一場壯遊了」的想法迸出腦裡,相當在意。

老浪人、老原住民、老教士都躍然紙上,因為作者本身過著真正的衝浪人生,那些在海上發生的感動、在浪板上遭遇的孤獨,都深刻地用文字保留了下來,我們這些不衝浪的人永遠不會懂的悸動,他用開車、觀浪、換裝、下海這樣簡單的步驟,把讀者們當作他隨身攜帶的gopro,綁在身上,試圖讓我們一窺衝浪這項孤單的運動中,有多少滄海一粟的胸懷,有多少無以名狀的五感。已經被都市化的讀者們,讓我們先拋下什麼衝浪文學、海洋文化的背景與包袱,只需要放心地讓這些內容帶著我們汙濁的觀感去接受海浪的洗禮即可。

原來我的那些浪人朋友,在某些時刻正過著這樣的人生。因為想要衝浪而定居宜蘭的餐廳店長,我們問起他的衝浪感想,他會回答「爽呀」、「酷喔」,再多的他講不出來,也不需要講,只有我們哪天願意拎著浪板一同追浪的時候,他們會實際用寶貴的經驗引導新人進入大海的生命,不嫌麻煩。

畢竟衝浪的人,胸襟廣大不可測。

吳懷晨是個浪人,無形中也一如我那開餐廳的朋友,在文字中表示出驚人的心胸:有時,颱風進駐,封鎖了島國,看著警察拉起警戒線,阻擋了浪人口中一波波的好浪。風沿著港口溪一路往內陸橫掃,哦,帶來了典型的景致的美麗島風景(p65)

好的浪在他們心中有無上的價值,他上一句說著被阻擋的浪人,下一句隨意讚嘆風景的美麗,沒有抱怨、沒有竊竊私語的不滿,心境轉換就像我們每個衝浪的朋友那樣迅速,作者可能甚至沒有自覺他越過了那些無意義的怨懟,身為擁有不少衝浪朋友的一般麻瓜,可是看的很清楚,這種不計較的性格只有衝浪的人會常駐在身上。

不管人事物怎麼變遷,海在那兒,浪也在那兒,都蘭山也在那兒,今天你就算衝浪摔個頭破血流,隔天一人高的浪也照樣在岸邊崩潰,也無法找誰報仇去。這個概念在書中不時的出現,越是衝浪的高手,彷彿越心甘情願能死在浪潮上,了解自己的渺小,讚嘆世界這本大書。

世間有太多我們所不能理解的生活態度、形式。可是一樣的是,我們常常會感到不滿足,偶爾會感到被要求盡責任的社會綁架,有時會想培養個什麼事情逃避一下現實,無法解放心裡的野獸是已經習慣自由的我們所失去的自由。

我們不一定要選擇衝浪,但是這裡有一批衝浪的人,他們用生命告訴我們他們面對的孤獨與幸福,闔上書後我只覺得自己能生長在這個海島國家,幸運極了。

※此文圖提供為移居宜蘭浪人&【蘭波LanPO餐廳】黃店長

作者: 吳懷晨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3/10/0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829582
叢書系列:我愛讀系列
規格:平裝 / 240 / 16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閱讀】《瓢蟲》殺手雲集的新幹線列車,關於「為什麼不能殺人?」的大亂鬥

【閱讀】《兒子的大玩偶》,讀者的小樂園—黃春明作品集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