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異鄉人》之我不需要你的祈禱
「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在一大群經典書單中,我被這樣的字句吸引注目光,以往在閱讀不管是中式西式經典作品,往往有濃厚的「做功課感」,《異鄉人》是第一本讓我在書店以文字喜好產生興趣而決定閱讀的一部經典,這個過程對我很重要,以往我在書櫃前往往是什麼都有興趣,什麼都看不下去,我不是什麼好學份子,能打遊戲就不摸索電腦軟體,能看漫畫就不翻書本,讓我有唸書的動機,三十年多來是考試與炫耀。
在一大群經典書單中,我被這樣的字句吸引注目光,以往在閱讀不管是中式西式經典作品,往往有濃厚的「做功課感」,《異鄉人》是第一本讓我在書店以文字喜好產生興趣而決定閱讀的一部經典,這個過程對我很重要,以往我在書櫃前往往是什麼都有興趣,什麼都看不下去,我不是什麼好學份子,能打遊戲就不摸索電腦軟體,能看漫畫就不翻書本,讓我有唸書的動機,三十年多來是考試與炫耀。

我不喜歡被雜事打斷,不喜歡沒有意義的聚餐,不喜歡被情感索取,不喜歡太過積極的與人來往,而有些部分是過去我以為我喜歡的,《異鄉人》就是塞給讀者一顆誠實豆沙包,讓人承認的確有時烈日的連續曝曬比死了一個家人還痛苦。在無情和有情之間有一條無形的線,叫做社會道德觀,為什麼當今所有的雞湯類書籍都在要求我們做自己,就是因這條線早根本不是線了,而是一面巨網包覆在所有人的身上。
牧師要莫梭看著牢房的石牆那一段,是通篇最殘忍的一段,以悲憫之名,行虐殺內心之實,此情此景是不是很熟悉?最近那個愛家公投的辯論會就不需多提了。
“「孩子我是站在你這邊的,可惜你心被蒙蔽看不出來,我會為你祈禱。」
一股無名火在胸口爆發開來,我對他破口大罵,要他別為我祈禱。”
“「孩子我是站在你這邊的,可惜你心被蒙蔽看不出來,我會為你祈禱。」
一股無名火在胸口爆發開來,我對他破口大罵,要他別為我祈禱。”
這部作品裡很基本的哲學觀,我現在才認識,實在是有點汗顏,但花了一番功夫理解後,還是有種”原來我的血液裡的血小板原來長這樣”的舒暢感。最後一些比較枯燥無趣的心得部分是關於一些情境的撰寫,其實內容都是很精彩的,卡謬的用詞很淺白,卻有如電影場景般讓每個場景躍然紙上,一直集氣累積,然後到人物心境轉折、人與人的衝突爆發時,又能用一連串的文字炸彈往心裡深處炸下去,一層一層地開花,讓讀者直抵這位看似沒血沒淚的主角最溫柔的內心。
以上,心得報告。今日有感,跟我同輩的很多文字工作者甚至都能擔任評審工作,而我還卡在作品生不出來,我其實覺得沒有什麼,就是看的不夠多,見識太淺薄又不懂自主學習,而《異鄉人》讓我學會了這件事,對我意義應該是相當巨大的。
留言
張貼留言